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·「中国」官方网站

第一节 冷伤急救技术

作者:徐荣祥 出版社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行日期:2009年7月
 

【临床特点】

1概念

1)冷伤人体遭受寒冷侵袭造成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。国外称为寒冷所致的损伤和疾病,国内习称冷伤或冻伤。冷伤分为冻结性冷伤和非冻结性冷伤两类,前者(温度0℃以下)包括局部冷伤(冻伤)和全身冷伤(冻僵);后者(温度104℃)包括冻疮、壕沟足和浸渍足。

2)冷伤与热烧伤相同,皮肤接触低温也可造成损伤,又叫做冷烧伤,即人体接触冰点以下的低温,例如与冰、雪长时间接触,或者与温度极低的干冰(-78 )、液氮(-196℃)、液氦(-269℃)短时间接触都会造成冷烧伤。因为干冰的温度极低,若用手直接接触,会把手冻伤。这种冻伤像烧伤一样非常疼痛,日后皮肤还会溃烂,所以称这种冷伤为冷烧伤。医学上用严格控制下的冷伤进行一些手术,比如血管瘤的治疗、除疣等。

3)冷伤与中暑相反,损伤程度是人体除了直接受冷冻作用外,还与空气温潮湿、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抗寒能力降低等因素有间接关系,即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、风速、湿度、受冻时间成正比关系。在寒冷地区,由于饥饿、疲劳、野外作业,或战斗持续时间较久,以及夜间长途行军、御寒设备不足或鞋袜不适等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成反比关系。

2诊断要点

1)局部冷伤(冻伤)①长时间接触冰点以下低温史,并发现皮肤有发红、发白、发凉、发硬等现象;②冻融前主要症状为冻伤部位冰冷、僵硬,并有刺痛。伤处皮肤变硬,呈青蓝或苍白,继而伤处麻木,感觉全无,不辨冷痛(丧失知觉);③复温后根据创面表现不同分为以下三度六分层(详见本章第二节)。

2)全身冷伤(冻僵)(病症见本章第三节)。

3)非冻结性冷伤(病症见本章第四节)。

 

【急救技术】

1现场急救技术

1)尽早把伤者移到户内避寒,如有冻伤现象可如下处理:①应用手或干燥的绒布摩擦伤处,促进血液循环,减轻冻伤;②轻度冻伤用MEBO涂擦便可见效;③如发生身体冻僵的情况,不要立即将伤者抬到户内温暖的地方,应先摩擦肢体,做人工呼吸,待伤者恢复知觉,再到较温暖的地方抢救。

2)解开伤处衣服,脱下戒指和手表。

3)现场无保暖条件者,可与伤者肌肤相接,使其伤处暖和。把伤者冻伤的脚放在同伴的怀里或急救者的腋窝下加温;受伤的手可按在腋窝下加温,或用急救者温暖的双手捂住伤者耳、鼻或面颊。

4)切勿用烘烤加热患处。治疗冻伤一定要慢慢解冻,如有条件可放在43℃左右的水中浸泡复温。水温太低时效果不好,超过49℃时易造成烫伤。复温速度越快越好,能在57min内复温最好,最迟不应超过20min。复温太晚可能增加晚期的并发症。

5)切勿揉擦或按摩冻伤处。一旦发生冻伤,切忌用雪团揉搓冻伤部位,因为这样会散发更多的体热使冻伤加重。

6)冻伤部位回复正常体温后,裹以毛巾或其他衣物,然后盖上毯子或睡袋。

7)把冻伤处抬高到患者胸部水平以上,可减轻肿胀、疼痛。

8)解冻过程中,冻伤处可能变成青蓝色,并且出现血疱,切勿弄破血疱或涂药。

9)打电话找救护车,或送患者到有条件的医院。

2冻伤的预防

1)如有两人以上,可互相观察对方脸上有无白色斑点。因局部冻伤在初期并无明显感觉,故对易冻伤部位需密切观察。

2)颈部、脸部最好用布围住,将袖口、裤脚扎紧防止风雪吹入。在疲劳、饥饿时禁忌在雪地上坐卧,因坐下后再起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。

3)为防冻伤,要及时活动,如做皱眉、挤眼、咧嘴等面部肌肉动作,用手揉搓面、耳、鼻等部位。特别注意鞋袜的干燥,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或烘干,因为在潮湿的情况下最易冻伤。

【注意事项】

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;禁用火烤患部,这样会使冻伤加重;禁用雪搓和按摩。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,最好也不要作按摩。

 

严重冻伤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是(若无再冻伤的可能) 40~43℃的温热水浸泡冷伤肢体来解冻,恢复冷伤部位的血液循环是救治的关键,随后的治疗同一般的热力烧伤,MEBT/MEBO是其治疗适应证。

局部冻伤本身是不会致命的,冻伤是寒区遇险者中最常见的局部损伤,但其后果极为严重,许多寒区遇险丧生的人中,主要是因为冻伤而失去了行动能力,无法进行各种生存活动,最后因低温症而死亡。其实,遇险者只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,冻伤是可以避免或者减轻的。要知道,预防冻伤比治疗冻伤容易得多,必须防患于未然。

 

友情链接:百度一下 搜索 360搜索 网站首页
尊龙凯时